以零排放姿態邁向未來

可持續性和 BMW i

徹底改造可持續移動能力所需的不僅是美好的願景,還需解決接踵而至的問題,首當其衝的是:可持續發展要從哪個階段開始?答案:結束的地方就是開始。
BMW 集團的思想與行動均源自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正因如此,BMW 集團連續八年蟬聯道瓊可持續指數龍頭,成為汽車工業最具可持續精神的公司。BMW 以 EfficientDynamics 高效動力科技為基礎,訂立提升駕駛樂趣同時持續減碳的目標。BMW i 使用各式創新 BMW EfficientDynamics 高效動力科技,並將更上層樓:從設計到生產、從車輛使用壽命到到棄置方式,每一項細節均以可持續發展的精神設計。因為可持續發展是隨時可開始且永無止境的態度。

閱讀更多

開發

研發 BMW i 車輛的目標不僅僅是製造零排放車輛,更要大量使用以可持續方式生產及環保回收材質 - 特別是內裝部分。BMW i3 的內裝在這方面便樹立新標準,確實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精神。
另一個里程碑則是全面創新的 LifeDrive 車體架構,配備碳纖維乘客座艙及鋁材 Drive 模組,可顯著減少車身重量,同時延長車輛續航力。

  • LifeDrive架構
  • 空氣動力學
  • 可持續環保物料

生產

BMW 集團自 2005 年來,每年均在道瓊可持續指數領先群雄,成為全球最具可持續發展精神的汽車製造商。然而 BMW 並未因此自滿,而是繼續努力創新標準:需耗費大量電能的碳纖維製造廠建於美國莫瑟斯湖,因為那裡可以使用世界上最大水力發電廠─ 大古力水壩─的乾淨能源供廠房運轉。此外,BMW i 位於萊比錫的生產廠房更是完全採可再生能源為廠房供電。在萊比錫工廠生產 BMW i3 所需的能源消耗已降低 50 %,且用水量也已減少 70 %。*
*BMW i3 生產過程能源消耗乃與業界領先的 BMW 標準比較所得之結果

應用

為使電動車發揮出眾靈活性與卓越效能,車上搭載了智能冷卻系統,可將電池隨時保持在最佳運作溫度。BMW i 駕駛者也可以一鍵啟動非常經濟的駕駛模式,將續航里程延長約 30%,接近 200 公里。*
一致的可持續性意味著不僅可以顯著減少或完全消除車輛本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可以顯著減少或完全消除車輛製造和發電時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為此,BMW i 積極與可持續發展夥伴(包括再生能源製造商)合作,讓 BMW i 駕駛能夠輕鬆取得使用可再生來源轉換的電力。
*根據 BMW 內部耗油量研究確定可行駛里程數隨各因素影響而異,尤其是:個人駕駛行為、選定路線、天候條件、冷氣使用以及預啟功能。

回收再用

如何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回收電器元件?方法是回收再利用。有許多方式可以將 BMW i 車上用過的高效能高壓鋰離子電池再次利用:例如作為太陽能或風力發電系統的中繼電力儲存裝置。
BMW i 同時也是碳纖維加工與回收處理的先驅。對 BMW 集團而言,碳纖維與碳纖維元件製程中所產生的殘餘物,是能夠重新導回製程或重新應用於其他用途領域的高價材料。
即使如此,我們仍不滿足:生產一部 BMW i3 所使用的材料,有 95% 均可重新回收利用。

可證實地可持續發展

這是 BMW 集團有史以來第一次早在策略階段初期便制定全新車款整個生命週期的嚴格可持續目標。這些目標將整個價值鏈納入考量,包括採購、生產、使用以及後續回收。
為評估具體目標的達成率,BMW i3 整個開發過程的生態足跡均加以評測。此生態足跡結果證實,BMW i3 的整體作法為一成功典範。

  • 電動驅動系統
  • 輕量化材質
  • 可持續生產過程
  • 可再生能源應用
  • ISO certificate 14040/14044認證